学科资源导航
今天,小明为大家整理出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大家一定要仔细看看,有疑问的地方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哦~
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
(3)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中学生就要认真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1)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
(2)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3)要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主观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中国经济政治落后,国力衰弱。
(2)客观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当时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1)经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3)社会责任: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5.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
(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6.(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感受,使你有什么想法?
(1)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
(2)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3)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7.怎样才能制止战争?
(1)加强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
(2)反对霸权主义。
(3)反对恐怖主义。
(4)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5)以对话代替对抗。
(6)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全世界人民什么启迪?
(1)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不能让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2)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挑战面前,全世界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赢得胜利。
(3)应当加强国际合作。
(4)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9.二战结束至今,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国际合作组织的作用。
(2)二战的惨痛的教训。
(3)和平力量的增长。
(4)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世界经济全球化。
10.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特点,由此地区冲突加剧,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前南联盟使馆事件,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据理力争,维护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声张正义,参与国际合作。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企图控制世界战略要地和资源重地。
11.面对今天人类社会要解决的环保、禁毒、反恐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1)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2)加强国际间互相支持与协作。(3)团结就是力量等。(意思相近即可)
12.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局势)?
(1)努力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2)实施科技兴国的战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3)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13.近年来,在国际社会发生危难之时,常能看到中国的身影,说明了什么?
(1)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在提高。
(2)中国积极履行职责,帮助其他国家,体现了大国风范。
1.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的历史事件有哪些?你从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特点:中国的近代化与挽救民族危亡相合;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学习的过程从学习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
(2)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启示: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2. 我们要学习长征中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1)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
(2)我们要继承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困难不低头,团结互助的精神。
3. 巴黎和会上对中国问题的规定反映(说明)了什么?
反映出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这一实质,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4. 学习完中国近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
(1)落后就要挨打。
(2)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3)国家独立是富强的前提。
5.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的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比例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稳定地、高速地前进(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3)经济发展经重民生,要注意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
6. 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1)建设社会主义要依据各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切忌教条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国家发展要重视民生,要改善人民的生活。
(4)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7. 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1)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2)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3)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4)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
(5)要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阴谋等。
8. 二次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找出其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
(1)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
(2)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3)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借鉴:
(1)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2)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9. 美国金融危机我们要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对内措施: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民生工程排在第一位,可以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直接和间接的好处。
(3)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扩大内需,解决供求矛盾。
(4)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不断完善行业内部政策、法规。
对外措施:
(1)促进出口,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要求发达国家放松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加大技术转让。
(2)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共同采取措施应对。
10.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给你哪些启示?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3)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精神。
(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有创新精神等。
1. 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有什么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针对我国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受?
(1)我们应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2)大力进行经济建设。
(3)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1966年)道路时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
(2)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3)不能急于求成。
(4)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4. 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4)改革开放的实行。
(5)全国人民的积极努力。
(6)和平的建设环境。
5. 学习完中国现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
(1)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2)我们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3)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4)只有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与富强。
(5)注意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6. 学习完世界现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
(1)了解了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
(2)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1. 从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国家应如何去应对这个结论?
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措施:
(1)重视科教事业的发展;重视人才。
(2)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
2. 如何看待“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举例说明科技给人类带来灾难。
看法:科技不仅能改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带来重大灾难,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举例:人类利用科技制造出来工具破坏了地球生态平衡、自相残杀。使人类变成了 大自然和自身的敌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如:两次世界大战,利用了当时人类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和灾难,对环境资源破坏无法估量。也就是在二战中,人类为了战争的需要,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研制出了毁灭性的战争武器——原子弹。目前科技革命进入到信息时代,人类对基因研究的突破(如克隆技术)在令人惊喜的同时,却更增加人类自我毁灭的危险性。20世纪末几场现代化战争,以及当今高科技种种负面效应足以证明,科学正用于人类自我毁灭。
3. 就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试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
(2)注意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的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3)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4)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5)支持改革开放,学习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6)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
4. 解决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战略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环境问题是没有国界的世界问题,国际间应如何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人类应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3)不同国家应该就环境问题加强协作,互惠互利,谋求共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5. 科教兴国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个人的责任,你认为为什么要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国家?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你准备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原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国家举措: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的社会氛围等。
个人举措:增强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中要善于独立思考,要大胆质疑;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1. 对于日本人今天的一些做法(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台湾问题、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东海石油开采问题——这些是目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你有什么感想?
(1)我们对于日本否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侵略罪行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
(2)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3)现在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准备将来报效祖国。
2. 由日本侵华及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所作所为得到的启示?
(1)中国人民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居安思危。
(2)清醒地看到中国与日本的差距。
(3)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和军国主义的复活.
(4)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 如何处理目前的中日关系?
(1)日本应正视历史,深刻反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中日关系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
(3)扩大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加强民间友好交往,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注:国家处理中日关系大政方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向未来,世代友好。)
4. 从中日两国近现代的外交史实中,你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
(1)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未来。
(2)中国与日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5. 从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和日本的成功崛起谈谈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复兴的启示。
启示:
(1)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科技和文化,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2)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稳定。
(4)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实力竞争。)
1.联系近现代史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可看出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①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②应根据形势适时调整外交政策:没有永远的敌人,要加强合作,互利双赢;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制定外交政策的前提;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防能力。
2.中美建交的评价和影响。
(1)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2)两国关系的改善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促进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成为中国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的大好机遇。
(3)改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提高中国的国家地位。
学段:初中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
版本:无
收藏数量:7次
查看次数:3551次
下载次数:0次
资源类型:图文
上传时间:2018-08-16
文件大小: 0
上传人:admin
哎呀,学币不足。
请先充值,再下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