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
2200315
从九省联考看2024年高考命题趋势
来源:综合整理自中国教育报、李长建备考 阅读量:79 时间:2024-03-11

考试的功能在于选拔人才,从题型变化的情况看,国家通过考试要真正筛选出有思维和能力的孩子。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国家不是培养做题机器,不是要选出那些仅靠刷题刷出来的高分学生,而是要选出高素质人才,因此“题海战术”的收益将会大大降低。 



 
一、九省联考变化的指向性

在试题命制层面,进一步强调情境化设计,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展素材选取范围,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实。从命题方向和原则看,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本次联考的变化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在复习备考中应引起重视。

语文:进一步强化“因文设题”,“以材设题”,着重考查的是判断、推理和分析等思维能力。需要我们重基础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关注时事热点。

数学:题量变少,题型改变,分值变化,难度增加。创新题新颖灵活,不落俗套,遏制猜题押题、题海战术的蔓延。

四种类型的题由22题变成19题,单选、多选和填空从原来的80分减为73分,其中单选题8个40分没变,多选、填空各自减少一个,分值也作了调整,多选20分调整为18分,填空20分调整为15分,解答题减少一道题,分值由70分调整为77分。

解答题也更新了模式,6个板块选了4个,最后一题考察学生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多想少算”,从小处着手掌握基本概念,从大处着眼构建知识体系。考题顺序也打破常规,命题思路、出题风格和选拔机制上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应引起重视。

英语:强化对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减少语言知识运用类试题的量和分值,增加语言运用能力的分值。如语言运用由45分变成30分,阅读部分由40分变成50分。

题型多样,出现语法填空,根据提示信息写作和读后续写新题型。传统题型占比减少,如完形填空30分变成15分。


二、九省联考给我们备考的启示
1. 设定明确的目标: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学习更有方向性和动力。
2. 找到学习的意义:了解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3. 培养兴趣:尝试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有意义。通过寻找学习内容中的有趣点,可以提高学习的动力。
4. 制定合理的计划: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内容和方法。有条理的计划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管理学习,增强学习动力。
5.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学习环境安静、舒适,没有干扰因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动力。
6. 自我激励:给自己设定奖励机制,当完成学习目标或取得进步时,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以增强学习的动力。
7. 与他人分享:与同学、朋友或家人分享学习的成果和经验,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这也可以提高学习的动力。
8. 培养积极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挑战。
9. 休息和放松: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放松活动,以保持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学习动力。


       总之,要专注于有效的复习策略,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落实,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对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高考考场上秀出自己的精彩。



数学考试来看,对未来高考的题型做了一些变动。于物理而言,题型结构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从试卷结构来看,都是以“单选+多选+实验+计算”的形式,从整个全国来看,唯三去除掉多选题的就是北京卷、上海卷和江苏卷,唯二只考一个实验题的就是上海卷和江苏卷。“九省联考”从整体对于全国各地的高考改革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风向标作用。




01
整体评价


      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命题是“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生动体现,试题严格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考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进一步提升命题质量,彰显素质教育的鲜明导向,引导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助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
      本次考试题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加强对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基础性;优化丰富问题情境,体现了时代性;加强对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选拔性。试题稳定严谨的同时不失灵活和创新,回归物理教育的本质,即“会思考,善分析,寻求问题本质”的母题思想。
     命题稳中求变,在反套路、反机械刷题上下功夫,这种命题思路,能较好扭转简单靠刷题获取高分的不良倾向。



02
试题结构


安徽卷选择题共10题,8个单选,2个多选。实验题是1光1电,解答题是2力1电磁;
甘肃卷选择题共10题,8个单选,2个多选。实验题是1力1电,解答题是1电磁1热1力;
江西卷选择题共10题,7个单选,3个多选。实验题是1热1电,解答题是2力1电磁;
贵州卷选择题共10题,7个单选,3个多选。实验题是1光1电,解答题是1热1力1电磁;
吉林、黑龙江卷选择题共10题,7个单选,3个多选。实验题是1力1电,解答题是1力2电磁;
广西卷选择题共10题,6个单选,4个多选。实验题是1力1电,解答题是1光1力1电磁;
河南卷选择题共8题,5个单选,3个多选。实验题是1力1电。解答题3题为1热1电1磁的组合。(2024依然为理科综合卷,故而题量没有与新高考统一)



03
特点分析


1.强调基础性,增强试题开放性,从教材挖掘素材、引导学生掌握本质原理,回归课本;

2.注重通用方法,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降低机械刷题的收益;

3.丰富创新情境设计,引导发展学生由“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积极主动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引导教师由教“学知识”到教“学方法”的转变,体现试题的创新性。

4.强化模型构建,加强学生物理观念的建立,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重视过程分析能力;

5.加强对图像的考查,引导学生准确识图;

6.加强实验考查,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04
复习建议

1.重视研究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每个模块对应的概念、规律、题型分布、解题方法需要清楚掌握;理解物理原理与本质,针对关键概念和方法,要准确理解内容、适用条件与范围、识别标志与方法;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感悟,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从“能力”向“素养”的转变;

2.理清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基本模型、基本方法。新高考物理试题注重对建模、利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将复杂问题变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系统地理清高中物理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熟记典型模型,通过记忆典型模型,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将典型模型准确有效组合,形成解题思路;

3.复习要全面,不留死角,新高考的物理试题考点分布全面均衡,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复习要全面,不留死角;

4.少做偏难怪题。新高考的物理试题均深入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能力,试题不偏不怪。这就要求复习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物理素养,少做偏难怪题,避免复习进入误区。

5.注意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物理知识的结构化。依据物理观念确定大单元,采用大概念,大单元的方式进行复习,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培养综合应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6.建立错题集,错题要寻找错因,而且把错题反复多次独立地重做,总结出典型问题解题方法,寻找最佳的解题策略,防止一错再错。

7.重视情景化试题,适当做一些情境题。关注科技热点与当地文化名片。平时学习时可将所学知识迁移至实际生产生活中,可适当自己或与小组共设物理情景,构建物理模型且解决此模型;

8.重视对阅读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用物理学科语言进行正确、科学、规范的表达。

9.重视物理图像的理解及应用。分析问题时多用v-t图像等手段帮助建立物理情景。(特别多过程问题:如板块模型、传送带问题、运动学问题和多次碰撞问题。)

10.高效学习,提升刷题质量,有效识别新题型和学习新方法,提高记录记忆量,提升思维品质;

11.在时间分配和答题规范上要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避免出现书写混乱的情况。

高考改革具有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的功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强调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新教学“四新”联动,协同推进。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深入思考。



正确看待“教”与“考”的关系

加强教考衔接


长期以来,高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并存。相对课程标准而言,《考试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更为具体化,加上高考的高利害性,一些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奉《考试大纲》为圭臬,“以考定教”,即教学时对照《考试大纲》,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知识点就不教,教育目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异化为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应试教育,遭到了众多专家和社会舆论的批评。


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考试命题机构要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规定:“校内评价或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均应以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国家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各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本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阐明了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并提出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与之相对应,2020年开始,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以考定教”遭遇釜底抽薪,失去操作上的依据。


然而,有关高中教学与高考之间关系的争论并未停止。一些人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应该反过来“以教定考”。这种说法对不对?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部分提出:“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这就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学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两者共同的源头和上位的遵循。课程标准中不仅有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学提示,也有考试命题建议。教学和考试命题都必须服从于课程标准,也就是“以标定教”“以标定考”。教学和考试命题二者间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


如果从内容的视角,将“教”理解为“教什么”,“以教定考”不仅不符合逻辑,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因为课标对“课程内容”“学习要求”的阐述,相对而言是比较宏观和抽象的(比如高中语文的18个学习任务群),而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是对课标的细化落实,由课标生发而来,各学校和不同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和落实存在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拓展延伸的范围与深浅亦不尽相同,甚至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也可能不一样,要在细化的知识内容上形成“教什么考什么”的对应关系,很难确定一个科学的参照标准。如果一定要讲“以教定考”,那么这个“教”只能理解为“应教”(课标规定的内容)而非“实教”(学校教学实际),其实质还是依标教学、依标考试。


其次,考试评价对教与学天然具有“指挥棒”作用,高考这样大规模的高利害性考试更是如此。正因如此,《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引导教学”与“立德树人”“服务选才”一起列为高考的核心功能。如果从方式的视角,将“教”理解为“怎么教”,则应以高考命题改革促进教学方式改革,以新的素养考查方式引领新的学习方式,促进高中育人方式转变,而不是反过来,否则,扭转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让课程教学实现从知识为中心到素养为中心的转变就无从谈起。课程标准不仅是知识内容标准,也是教学活动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在“怎么教”的问题上,教学以课标为遵循,但是学校在落实课标、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往往缺乏动力和紧迫感,而考试则为其提供了倒逼的动力机制和牵引。由此,笔者想到近年来广泛流行的“逆向设计”教学理念。逆向设计教学的核心是“以终为始”“评价先行”,就是从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出发,进行表现性任务的评价设计,再据此开展教学,把评价任务嵌入后续的学习过程。考试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与“逆向设计”的教学理念可谓异曲同工。


由此可见,用“以教定考”来表述教与考的关系并不妥当,在具体阐释或教学实践中亦容易产生误解。


教学与考试二者是同向同行且相互影响的,加强“教考衔接”是处理二者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考试要反映教学实践的变化发展,与教学改革的节奏与进程相协调,适度体现引领性,以考改促教改;教学要接受考试的检验,主动适应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的变化,摒弃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二者有着共同的依据和指导思想,那就是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二者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正确看待“新”与“难”的关系

有效破解“恐新症”


新高考之新,不仅体现在考试招生制度体系设计上,也体现在高考命题上。对考生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题型变化大。进入新高考的省份,许多考生和教师认为高考试题难度加大了。最近几年,每年高考都有一些题目让考生和教师耳目一新,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


其实在实施新高考改革之前,每年的高考试题在难度上也有波动,但是那种难度的加大,更多是在相对固化的题型和认知模式下的,用通俗一点儿的话讲,就是出题时“坑再挖深一点儿”“弯再多绕几道”,只要多花点儿时间,总还是能做出来的。而新高考改革后题目的“难”,则更多含有“新”的成分。湖北省黄石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余锦银认为,很多学生在高考上存在“怕新不怕难”的现象。其实,“新”与“难”二者是有关联的,“新”也会带来“难”。“怕新不怕难”这句话要表达的准确意思是,学生不怕传统意义上的难题,更怕因为“新”、因为超出熟悉的答题套路和认知模式而带来的“难”。


这实际上是教与考的关系在备考环节的具体反映。高考命题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创新必然带来短期的不适应,一些考生及教师由此心生恐慌,其实大可不必。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高考命题的创新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


早在2014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亦提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由此可见,高考命题的创新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而不是某个部门的想法。高考命题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只会加强、深化而不会中止,因此,考生和教师应认清这一点,从思想上建立起对高考改革的认同感,而不应抵触新高考。


同时,考生和教师还应该认识到,高考执行国家政策、体现国家意志的性质决定了,高考命题的创新不是漫无边际、想怎么创新就怎么创新的;也不是如一些人所想,标新立异,为了“把考生考倒”以显示命题人水平高。换句话说,高考命题的改革创新,是有明确目标和方向的,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这在高中课程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中均有相关表述,更集中体现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凝练的“一核四层四翼”中。


其二,以“渔”得“鱼”,可有效破解“恐新症”。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命题理念和考查方式也有了若干年的“示范”,为何还是有很多学生不适应、“怕新不怕难”?笔者相信,广大教师和学生为适应新高考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不同,效果可能大相径庭。


对于高考命题“新”,有些学校和教师采用老办法应对——总结题型套路、采用题海战术,把所有见过的题都做绝、做尽,新题不就变成旧题了嘛?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知识立意、试题形式固化的高考模式下,这样的题海战术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时代变了,在新高考强调考查思维过程和独立思考能力,强调考查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背景下,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机械刷题的“收益”越来越低。新高考命题向情境化、综合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考查方式和题型变化的空间,要想把题做绝、做尽越来越不可能了。破旧才能立新,这种抱残守缺的“以不变应万变”,只会与高考改革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相反,授之以渔,让学生以“渔”得“鱼”,才是破解“恐新症”的有效策略。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要把知识讲深讲透,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到位才能做到活学活用。要以情境化教学建立起知识与生活实践间的关联,让学生在“知识—情境—知识”的“拆解”与“还原”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以大概念教学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化,以综合化教学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开放性教学,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空间,以开放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改变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只有这样,才能从基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题型套路总结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了,思维活跃了,知道如何以“渔”得“鱼”,才能遇到什么新的题型都能处变不惊、应变自如。


其实,不管高考命题如何创新改革,破解之策归结起来只有一招,那就是提升核心素养,增强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